
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规划-十二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规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新能源汽车未来该如何发展?
- 中国汽车在未来5年会全变成新能源汽车吗?
- 12Ⅴ的5块新天能电池能骑多少公里?
- 2020年12月底前,郑州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 你怎么看?
- 如何在寒冷的冬天正确的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未来该如何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来看有匆忙上马操之过急的感觉。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用电池提供动力来源,其缺点是1.充一次电续航里程短,续航能力不够。2.充电时间长,充电配套设施跟不上。3.电池不过关,低温地区电耗大,达不到说明书中标注的行驶里程。4.电池寿命到期后如果处理不当,污染不比尾气小。我是外行只想到这些,实际上还不止这些,所以短期内不看好。只有克服了续航里程短,填充能源不方便的不足,新能源汽车才能逐步被消费者接受。
新能源汽车也就是纯电动汽车,估计未来5~10年会取代燃油汽车,现在的问题只是电池问题。
电池容量达到可以800公里左右,那么就可以完全取代燃油汽车,现在的电池密度还不够,只有300公里,而且充电速度太慢。解决以上2个问题,那么全面纯电动汽车就会取代燃油汽车了。
现在比亚迪做的纯电动汽车不错,大巴已经技术成熟,城市公交有很多纯电动汽车,充电只需要直接换电池,满血复活。而私家车还没有普及,主要是充电桩,还没有普及。慢慢等待,总会一个时代代替另一个时代。
感谢邀请,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目前来看只能算一个发展趋势,毕竟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价格不菲,各方面还不够完善。
这几年随着汽车不断进入市场,能源消耗确实挺大,还有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在加上市场的竞争等等系列问题,使很多汽车厂商不得不走新能源汽车的道路。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个人觉得由以下方面影响。1.可以降低养车成本;2.解决燃油车带来的污染问题;3.使新能源得到充分利用;4.国家的大力扶持等等。
新能源是未来,所有使用常规能源的事物都在逐渐成为过去式,其中能以新能源作为替代能源的事物都属于未来。
【新能源】能源资源学术用语:概念为非常规能源形式,比如光、风、第二、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等,通过这些形式获取的电能定义为NE新能源,把N和E拆分之后细化如下。
NEW新方式_风光水核等
ENERGY能源_电
准确的理解为能源并不“新颖”,获取的方式足够新颖是定义NE新能源的基础,那么这些方式有什么特殊之处呢?答案当然是无污染而且绝对用不完,太阳只要存在则光不会消失、地球只要存在则风水地热不会消失,那么电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而燃油动力汽车使用的石油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石油的探明储量已经捉襟见肘,以全球十亿余台汽车保有量计算,现存的石油仅够燃油车消耗30余年;在燃油耗尽之前如果有替代能源则世界和平,如果没有替代能源则会引发“三战”,虽然这是预测但出现的可能性非常之高,因为车辆承载了社会运转、石油是车辆的核心。
所以石油几乎是各个国家的营养液,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除非能用电。
中国作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的国家,年均石油消耗量中有超过60%依靠进口,进口则无法掌控油价,油价等于物价等于民生;在当下已经出现了高油价造成的运输行业压力,试想面对石油即将枯竭又会如何呢?
汽车可以通过电动机驱动且牵引力不输任何内燃机,那么突破了汽车终端的技术瓶颈后剩下的就是过渡转型。
第一步是通过补贴刺激车企参与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在技术相对成熟后逐渐抽去补贴使行业开始良性竞争,这是第二轮刺激技术进步的方式;第三步是在车辆保有量有效增长后,将补贴转向基础配备建设(充电桩),一旦解决了续航和充电问题后电动汽车则会开始全面替代燃油动力汽车。
总结:未来一定属于【电】,能用电的设备才不会被淘汰,汽车能使用电所以不会消失,但最终的形态必然会是新能源。
只要国家政策放宽,新能源车不断的科技创新,让用户能像汽车一样放心使用,充电方便,电池续航能力加强,销售力度加大,只要做到这几点我想新能源车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每一个新鲜事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新能源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一定会成功。
中国汽车在未来5年会全变成新能源汽车吗?
谢悟空邀请!
何谓新能源汽车?是目前的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或者是其它能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更清洁,零污染,零排放。我们找到了吗?我们研发成功了吗?没有。即使目前的纯电动汽车也仍然只是汽车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仍然是污染环境的刹手。又何来5年内全部是新能源汽车之说?
国家目前仍然在制订燃油车标准,国六排放即将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五年就淘汰燃油车是不现实的。还有此前面的国四以及现在的国五,还有可能实施的国七。我看十年,二十年也难全面禁行传统燃油车。
且不说国四,国五,就明年的国六标准,购车后15年,国家会强制报废吗?不会的。也只可能到15年后引导报废,因为国家也要考虑大众的利益。除非每人发一台非燃油汽车,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
当然,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然趋势。问题是新能源到底是什么能源仍然不明确。这个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决定的。比如说水,太阳能等。所以说,新能源并不是以目前的纯电动为终极目标,而是要以更清洁,零污染,零排放的能源为终点。
不管怎么说,5年内不可能淘汰燃油车的。即使国家政策向新能源车倾斜,也只能是表明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当然,最终会淘汰燃油车的。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首先电动车是大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形势。
你们知道我国每天汽车消耗多少桶石油吗?每天2亿多辆汽车,每天消耗不低于600万桶石油(美国能源协基金会数据)!!!
从战略上来说,能源多元化后,假如一旦发生战争,老美和新加坡把马六甲海峡一堵,怎么办?到时候有几艘游轮能过来?即使过来了,练了油是给部队用?还是给你的车用?还是大家都去堵加油站?而电力的新能源的获得可以由现在的发电厂提供,核电,风电,火电,水电,太阳能,多元化以后战略安全性大大提高,不必太过于依赖石油,仅仅几个核电站就很厉害了。另外目前传统汽车技术上我们已经很难超过外国了,用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是好方法,所以国家补贴新能源,鼓励进行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能源多元化。
另外新能源车晚上在家21.00谷时后一晚上慢充满电只有0.28一度电,平均百公里只有(根据车大小6元-12元钱,我的车只有大约7分钱一公里,预计最多三年,节约的油钱车子回本),解决了电厂晚上发的电用不了,浪费的大问题,可谓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电池的能量密度技术会在最近1-2年内(600-800公里)完全达到需求,快速充电速度绝不会超过3-5年可以达到20分钟内充满。现在全国个个服务区都有充电桩,密度现在就已经基本达到要求了,还担心什么呢?环保?任何东西达到量级都不要担心,现在已经有电池集中处理工厂在建设了,处理厂现在担心的是厂建了,没几个车的电池报废,厂子现在是闲置的。现在的电池厂家基本都8年或15万公里包换。还担心什么?(原创)
虽然目前的政策有向此方向倾斜的趋势,但是5年时间太短了,基本不现实。且不考虑主机厂转型是否来得及的问题,仅仅考虑一下传统汽车拥有者的巨大数量,以及与传统汽车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如何安置,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一方面,传统汽车车主不可能在五年时间内全部换用新能源车,即便出现了强制要求如此的政策,也会因为强烈的民意反弹而作罢(参考今年年中,西安市拟于2019年禁行2008年之前生产的汽车,最终因为舆论压力而取消)。
另一方面,传统汽车被取代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车子转型的过程,与其息息相关的零部件生产制造、石油化工、配套产品等一系列行业都要因此而转型,而且不少行业的转型幅度并不小。政策的制定者不是傻子,如此巨大的工程,不可能在短短5年之内全部完成。因而,传统汽车在5年后依旧会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可以肯定的说,5年内的情况肯定是不会这样的。
我们首先看看,什么叫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在中国,受政策支持的是主要电动车(纯电和插电混动)。
再来看看一下2018年的情况,在给牌照、补贴的情况,新能源车销量终于突破100万辆大关,高居全球第一,但是不要忘了,中国新车的总销量为2808万辆,新能源占比为4%,这还是政府累计补贴达到3000亿的情况下实现的。
在电池技术尚未有革命性突破的前提下,电动车尤其是纯电动车的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的缺点很难克服,起码在5年内很难以得到解决,不可能全部变为新能源车。
当然,氢燃料电池车看起来似乎是终极解决方案,但是商业化路程不是5年内所能解决的。
对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也有很清醒的认识,根据工信部等《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要达到700万台、要实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自主研发突破、混动汽车销量要占比20%,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年的汽车总销量计划在30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新能源的占比还不到30%,主力还是燃油车,根本不用担心没有燃油车可买的事情。(鹿鼎记)
12Ⅴ的5块新天能电池能骑多少公里?
电动车新电瓶一般能跑400公里,有些续航能力强的车能跑600公里。电瓶容量的大小是决定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查成交价|车型详解)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续航里程高所需的电池能量密度也大。城市道路上车辆较多,经常遇到红绿灯,车辆必须不断的停车和启动。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废气和消耗更多的能源,而电动汽车在减速停车时,可以将车辆的动能通过磁电效应,“再生”地转化为电能并贮存在蓄电池或其他储能器中,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空气污染。
2020年12月底前,郑州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 你怎么看?
我不管是不是新能源,我只关心,马路上的骑车的弱势群体什么时候才能不被洒水车喷的湿透,冬天亦是如此,早上送孩子,路面洒水结冰……工地临街弄得喷洒装置,一大早出去,就被淋得额头浸湿,一大早七点多,送孩子的路上啊,到处湿淋淋,处处不安全
出租车都是两个人一辆车就目前情况来说新能源还不适合出租车,关键是续航里程短一次充电还满足不了一个人的这样交接班时间就会延迟对大家出行会带来不便。建议政府能不能等各项配套设施建全后在更新出租车。
1,首先对这个方案表示赞成。
2,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措施进行,没有到淘汰期的车辆,可以酌情延期或安排为他用,避免浪费。
3,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公共出行车辆率先执行确有示范作用,对大气污染防治和建设美丽郑州有积极作用。
4,还希望政府公务用车也率先作出示范,除了确实不宜用新能车的特殊部门外应尽快全部采用新能源车。
5,私家车也应出台规划,积极鼓励购买使用新能车,做好优惠和配套实施,使郑州在新能源车使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如何在寒冷的冬天正确的使用新能源汽车?
该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空调该开还得开,各电子产品该用还得用,就是续航里程会短点,注意及时充电即可。
冬天锂电池在低温下输出电量会损失10~15%左右,这是正常的现象。冬天开电动汽车有几个方法可以提升续航里程。
(1)尽量将车停到地下停车场,避免锂电池受低温影响。
(2)尽量到地下停车场的充电桩去充电,效率更高,而且对减缓电池衰变,延长寿命。对电池来说最严重的是低温充电,0摄氏度以下充电,电池会析锂,导致电池不可逆受损,容量下降。
(3)在开车前最好先提前几分钟热下车,比亚迪的好多电动汽车都有遥控热车功能,在家里可以自动打开车的空调预热车内温度,这样就不必要开动更耗电的热效率不如空调的电动座椅加热功能。现在电池都有加热保温和制冷功能,在用小电流开启空调时,也是给电池加热系统工作的时间。
(4)当电量低于30%时请去充电,这时效率最高,如秦ev300只需要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充满(国网大电流充电桩)。千万别等到电池电量接近用完再去充电,长期这样也会导致电池容量下降。
好多电动汽车都有电池温控系统,夏天降温冬天升温,他们会消耗电量来保证电池在合理的使用温度。冬天电动汽车开起来后,电池放电自然会升温,但过程不是很快,所以先遥控预热让电池在适宜的温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因为有温控系统,也不必特别担心低温的影响。
空调会消耗部分电量,但也就消耗几度电,以家用空调的功率即可估计汽车空调的耗电量,即使消耗5度电,也就减少续航30多公里,所以不必考虑空调的耗电量。
最重要的是规划好路线,尽量选址红绿灯少、堵车少的路线,尽量匀速行驶,这样续航里程最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二五新能源汽车规划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22345.html发布于 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