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能源汽车龙头股-2015新能源汽车龙头股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5新能源汽车龙头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2015新能源汽车龙头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华社两次发文痛批,新能源汽车产业到底怎么了?
我觉得新能源车的确是我们国家在汽车领域里面可以弯道超车的重要方向和领域。我们曾经也参与过新能源车电池的生产,感觉到这里面问题还是比较多的。锂电池容易爆炸。铅酸电池重量太大。这两种电池本来配合起来使用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解决一些续航里程的问题。
然而如果解决了续航里程的问题,这个车辆就会有比较重。我们重点应该攻关的是人,如何控制车子的重量。加大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高其安全性。
这里面需要大量的高技术含量,需要研究看法,本身门槛并不低的。然而好多房地产公司却转过来造汽车,这就显得比较可笑了。用钢筋水泥造房子的技术转移到造新能源汽车上来,真的是缘木求鱼。
然而这样的炒作还真的不少。的确需要规范一下了,管一管了,需要讲究造车的资质了。原先传统燃油车生产企业要转到生产新能源汽车上来,也需要有针对性的突破几个技术难关。否则总是在原地打转转,卖概念,忽悠投资者,这真的是不行的。#2021生机大会##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策划##经济##正能量##千粉互娱#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大方向,现在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包括插电混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路线上,未来甚至可能延伸到太阳能汽车、核能汽车发展路径。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以比亚迪、蔚来、小鹏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与引进的美国特斯拉电动汽车展开激烈的争逐。以五菱为代表的微型电动汽车因为价格低廉,满足人们短途代步的需求,已然成为国民最爱的车型。
目前,国内一些电动汽车生产商之所以被批,根本原因在于,并不专心于做汽车,发展电动汽车技术,而热衷于炒作概念,上市圈钱,也有的技术水平极低,目的在于套取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因此国家制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技术达标标准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传统燃油汽车,欧美国家占先入优势,经历百年发展,其专利壁垒让后入者实现创新超越,走完全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几乎不可能。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与国际先进电动汽车车企并无代差级别的技术距离。
当年为什么引入特斯拉,就是为了起到“鲇鱼效应”,造成“狼来了”的急迫感,激发中国电动车企斗志,倒逼中国车企与狼共舞,自己也要增强狼性。否则只能是任人欺凌宰杀的羔羊,最终被吃得渣都不剩。
所以心无旁骛,好好造车,是中国电动汽车的未来希望,不能骗了国家的钱,失了消费者的心,再落后于欧美车企,更是丢了中国人的脸,输了中国汽车的未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隐忧。
1.产品性能指标“浮夸”“注水”情况时有出现。当前车企通过夸大宣传对整车实际使用状况下续航里程“注水”,在行业中并不鲜见,因此引发的诉讼争议明显增加。此前某知名车企对其取得电池技术突破的宣传被指不实,引来不少专家批评与业界非议。还有一些车企玩“文字游戏”,将一些行业中常见的技术包装成“黑科技”忽悠消费者。
2.部分车企产品故障频发却习惯性“甩锅”消费者。新能源汽车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数量占比大,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汽车产品缺陷线索数据,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中关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问题线索占总量近半。部分车企往往是责任能甩就甩,如:理想ONE新能源车断轴事件中,车企先以“硬件优化升级”搪塞,后在公众压力下才承认存在设计缺陷;前述同品牌产品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仍未弹出,车企则回应称“撞的地方不是要点”;在多起特斯拉电动车无故加速造成事故中,特斯拉均试图将事故原因归结为车主误操作;今年1月特斯拉新车断电事件中,企业竟“甩锅”国家电网。
正是这些存在的问题遭到新华社的痛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5新能源汽车龙头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5新能源汽车龙头股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28891.html发布于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