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鲁木齐战旗汽车报价-乌鲁木齐汽车报价大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乌鲁木齐战旗汽车报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乌鲁木齐战旗汽车报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要设置节度使一职呢?
1、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 (公元623年), 诸州总管加号使持节。
唐高宗(李治)永徽 (公元650年~公元655年) 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即为其任,不带节者不是。
2、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除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始有此号。
3、唐玄宗(李隆基)天宝 (公元742年~公元756年) 初,沿边有九节度使。受职时,双旌双节,总领军旅民政,专诛杀,外任之重,无与伦比,辖区内各州刺史 (郡守) 皆为其属,并兼领所驻州刺史(郡守); 若亲王、宰相遥领,则以副大使知节度事。
凡节度使,必带中央官衔,最高带同平章事,名曰使相。
4、唐肃宗(李亨)至德 (公元756年~公元758年) 以后,天下用兵,中原刺史亦循其例,授此号。
所辖地区多兼军号,如泽潞节度使号昭义军节度使。
河北等地节度使拥兵自大,传位子孙或部将,不奉朝命,世为藩镇。
5、唐僖宗(李儇[xuān])中和元年 (公元881年) ,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赐皇姓“李”)被封夏州节度使,党项历代首领均封此职,充其世袭。
节度使形成的原因:
1.唐朝中前期的持续扩张,对外大规模用兵不断。
2.财政税制方面,由于地域的扩张,服兵役的地点太远,导致原来对中央财政和军事压力较小的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建立,将领和士兵相处日久,形成利益集团。
3.由于时代限制,交通不便以及通讯条件的落后,通讯的时效性不高,为了提高效率和对外取得优势,迫使中央将一些权力下放到地方。
4.玄宗也不是糊涂皇帝,基本形成了东北和西北两大相互制约军事集团,同时在将领任用上,奉行三不:不久任、不兼任、不遥领,基本形成了相对平衡的态势。
5.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制度在变形,将领和士兵的利益也出现异化。士兵的利益板结,有时候绑架了将领,以河北三镇为典型。将领需要用朝廷的权威制约士兵,朝廷也需要靠将领约束士兵,到唐朝中晚期中央——藩镇——士兵也形成了相互制约平衡的局面,维持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一百五十余年的国运。
6..唐均田制度的崩溃。从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渐趋破坏,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玄宗时期曾采用很多种办法试图解决。一是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徒;二是检括客户,听其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在这几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失败了,于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7.唐朝的国土政策由进攻政策转为国土防御。
节度使和唐朝都督类似,在唐睿宗李旦(唐玄宗父亲)时成为正式官职。但节度使的大量设置,却是在唐玄宗时期。而且,节度使在唐玄宗时期的权力逐步扩大,渐渐尾大不掉,埋下了“安史之乱”的隐患。
唐朝前期在地方的军事组织体系是都督,由曹魏时沿袭而来。都督府在魏晋南北朝、隋朝时称总管府,唐朝初期依旧沿袭这个名称。在唐高祖七年(公元624年),才由唐高祖改总管府为都督府。
在唐高祖李渊时期,管理10个州以上的称上都督府,不满10个州称都督府。到了唐玄宗时期,满2万户以上为中都督府,不满2万户的为下都督府。唐朝前期,都督府和若干都护府(如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互相补充,构成了边疆地区的军事指挥系统。
节度使中所谓的“节”,是当时的一种全权印信。当朝廷授予某人“节”后,他便得以全权调度当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种种力量。在唐高宗时期,就有都督持节,是节度使的雏形。
等到了唐睿宗、唐玄宗时期,为了加强边防力量,遂设置节度使。在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节度使的官职首次出现。而在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以拓跋延嗣为河西节度使,节度使自此成为正式官职名。
那么,都督、节度使的官职都出现了。两者之间是如何完成让位的呢?当初,唐睿宗想要把天下划分为24个都督府,令都督纠察州刺史以下的官员。但有大臣指出,这样会使得都督权力太大,会对地方官员生杀予夺,因此这个命令并没有执行。
所以,开元以前,唐朝边防体制是都督府以及都护府以及它们的下属机构组成。而到了开元后,边防体制则转化为主要由节度使构成。为了大开边功,朝廷开始大力招募士兵,补充边防力量。这些士兵,则由新设置的节度使统领。
而且,这些节度使往往兼领支度使、营田使、采访使。原先主要管理军务,并不涉及行政、财务的节度使,在唐玄宗时期得到极大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随着节度使开始专兵,原先统领府兵的都督府名存实亡,内轻外重的局面形成。等到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更是拥兵自重,尾大不掉。那么,唐玄宗为什么非要设置节度使呢?这就涉及到唐玄宗时期的边防形势以及府兵的逐渐崩溃了。
唐玄宗即位初期,面对的边疆形势依旧严重。东突厥伺机随时入侵,契丹一直梦想着占领辽西,西突厥的突骑施势力一直想吞并西域,吐蕃也想染指河西、陇右以及西域。
斧正一点,节度使并不是唐玄宗设置的,而是在唐高宗永徽年间就有的,到唐睿宗时期才成为正式的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节度使制度之所以形成,是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
1.唐均田制度的崩溃。
从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渐趋破坏,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玄宗时期曾采用很多种办法试图解决。一是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徙;二是检括客户,听其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在这几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失败了,而募流民客户为兵的办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解决了社会问题,却使这批人渐渐成为雇佣兵而不可卒去。于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2、巨大的扩张机器无法继续运行,唐代边疆形势开始由攻转守。
节度使制度的开端,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立的缘边节度使。这和当时的边疆形势是分不开的。在这以前,唐在厉兵秣马击败了东突厥之后,实际上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旺盛着扩张进攻的。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设立都督府; 此后,又打败西突厥,灭高昌国,于其地设立州县治理,奠定了唐朝辽阔的疆域。但进攻的步伐还没有停止,显庆年间又平西突厥贺鲁,设立二都护府统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县一百一十。
中文名称:节度使
性质:地方军政长官
建立时间:唐朝初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乌鲁木齐战旗汽车报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乌鲁木齐战旗汽车报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29016.html发布于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