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协定 新能源汽车-巴黎协定新能源汽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巴黎协定 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巴黎协定 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能源汽车会让中石油破产吗?
可以明确回答不可能,首先石油的用途很多不是只提供给汽车作燃料,其次军工用燃料的要求短时间内新能源是无法达到的,,而且中石油不是只有石油产业,中石油集团涉及业务广泛
石油不但用来炼汽油,还可炼航空煤油,柴油(大货车,农用车,轮船,航母都用),而且更重要的轮胎,化学纤维,塑料,润滑油,甚至电动车导线外的包皮都不开石油。还有,你认为高速上的,大城市的公共充电桩是谁建的,难道不是电力系,与石油石化系最积极。
在国家层面有一个十分重大的政策,叫新旧能源转换,它的基础是国际“巴黎协定”,其根源包括以燃油汽车过度开发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是人类自救的明智决策。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同时石油是其他化工,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它比仅仅做为汽车动力原更高,更重要的经济价值,珍惜它,是给子孙后代造福!就今后全部停止了加油站,可以成为新的能源补充站,如充电站,氢补充站等等。
理论上未来会不会出现满电航程1000km的电动汽车?为什么?
续航超1000公里的纯电车已经有了,比如特斯拉的roadster!当然,现在还很贵,没有商业化量产!但交通工具和武器的电驱动是大势所趋!首先,动力电池取得可商业化量产的突破已经越来越是现实!比如固态电池!最快就是明年的事!最慢也在三、五年内!但最先商业化量产的可能还是小日本,就跟当年率先商业化量产锂电池一样!这方面不服小日本不行!一旦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等速续航1000公里且可商业化量产的纯电车就不是问题了!即使冬季开暖风时速120公里跑高速,实际续航也会接近500公里!我的纯电车等速续航是500公里!冬季开暖风时速120公里,能有接近250公里的真实续航!将来制约纯电车推广的不再是续航,只有一个充电慢!但据我用车经验,真正高速跑长途需要用到快充的概率连5%都不到!一般家庭来说,长途跑高速的概率很难超过30%!不过,充十分钟跑一百公里以上的快充技术已经成为了现实!不仅仅是特斯拉实现了,其它一些厂家也实现了!另外,如果自家有充电桩的话,大部分时候都能实现停车即充电!另外,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成熟完善!行驶即充电并非不可能!而且液流电池将来未必不可能取得可商业化量产的突破!那时换电解液就跟加油差不多了!还有一些电池技术就是补充金属板,比如铝板,过程也就几分钟,然后又能跑几百公里!
电动汽车实现续航突破1000km是有可能的,但并不一定是纯电容量的增加,实现超长续航的最大可能性为增程。
纯电EV超过1000公里续航技术难度并不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无非是电池组容量的加大以及轻量化;而在不考虑轻量化的前提下,容量的提升需要克服的只是推重比对电耗的影响,不过电耗与续航的增长比例总会大于续航与推重比的比例。
那么不考虑推重比的话只需要考虑电池组的布局,以商用车为例电池组可以轻松的解决布局问题,容量增长至数百kwh是可以实现超高续航的,不过这种设计并不合理。
商用车总质量的增加会减少额定载重,作为商用车实用性自然要大打折扣,这是货车司机绝不能接受的;乘用车总质量的增加会影响车辆的分类,一旦总质量超过一类车的标准通行费用也会水涨船高,重要的是操控也会受到影响。
已经量产和即将生产的增程式汽车(不包括大量的商用车),其纯电续航里程会在150~200公里之间甚至更多;在电量低于SOC设定值后开始用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需要多大的油箱才能实现1000公里的总续航可以大致计算。
假设车辆为普通B级SUV,百公里综合平均电耗为25kw/100km;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假设为50kw,按照容量(耗电量)1.5倍的比例标定发电机发电功率,大致比例如下。
发电机运行功率需要在37.5kw左右,内燃机带动发电机也需要输出同样的功率。
假设内燃机为2.0T柴油机,峰值扭矩为350N·m、增压器1000转介入并输出300N·m,那么输出37.5kw的功率则要以1193.6转持续运行。
柴油发动机有超高压缩比带来的超高热效率,其油耗要比汽油发动机低⅓左右;以驾驶转速平均在2000转左右且负荷较大的状态预算,使用这台发动机的乘用车油耗会在平均8L/100km左右。而仅仅以超低转速允许运转发电,以低功率持续输出油耗可以比平均值低一半甚至更多。
假设增程100公里需要消耗燃油4L,一千公里则需要40L的油箱,留有容余的话的就算使用50升的油箱:纯电行驶按照150km计算,加上增程纯电行驶可以轻松的超过1000公里,如果合理调整动能回收并且有长距离下坡的特殊路况,50升的油箱甚至可以突破1500公里。
这种混动系统既能实现超长续航又能保证有效的车身轻量化,所以电动汽车实现超长续航的理想方式只有可能是REEV,或者真的普及了大功率无线充电专用道路,其他可能性应该不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巴黎协定 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巴黎协定 新能源汽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33500.html发布于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