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问题-新能源汽车技术问题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技术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关于电动车真正急待解决的问题最近总是看到网上热拼电动车续航里程,造成一种续航里程达到一定值就心安了的感觉,是这样吗?我的燃油车每次只加油200元,跑到报警再加,从来没有危机感,就算跑3000Km长途这样加也无非多进3次油站。为什么充满电一次能跑500Km的电动车却还是无法给你安心的保障,因为充电和加油条件的差距!一个随处可3分钟加满油,一个很难找到地方3分钟充满电! 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快捷时,我不介意电池容量只有40
60秒懂车,回答你的汽车问题。
新能源汽车限制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能量密度,就是一块电池,同样以一公斤,能够存储多少千瓦时的电量?。
所以一个车很少能超过500公里呢续航里程,一般的家用轿车,燃油车都在600公里以上,所以呢,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瓶颈。
现在充电技术的发展得不到有效的突破,这两个问题,叠加到一起就是新能源车,很难和传统燃油车相媲美
假设我们一千公里了,路程,加两次油,或者说,中间只加一次油,连上厕所也就十分钟,基本上就到了目的地。
如果新能源车呢?现在只能跑300多公里,那么就要中间的充两次电,两次电,每次充电时间要达到一个小时,快充慢充要七个小时,充一晚上。
所以同样的路途一天就到了燃油车,用充电的至少要两天。
假设出来的时间五分钟就能充好,那续航里程即使短一点也是没有问题的,这两个问题共同制约了新能源车的发展,
哪一个突破都可以解决,
新能源车的电源是个最大的问题,不管号称400公里,还是500公里,可以说基本不能跑长途,充电再快,也没有加油快。
如果统一电池规格,方便装卸,在加油站换电池,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买车体,租电池,会省很多钱,取代烧油的车是早晚的事。
最大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北京的多数老旧小区物业不配合安装充电桩,以及配套国网安装的充电桩被油车霸占。另外充电停车收费还是太高,没有体现出给予购买新能源车车主一点优惠。这也违背国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初衷。
首先续航里程就很简单,普通的油车随便一箱油,开的非常有底气,家用车普遍在500公里以上,就算没油了,加油站遍地都是,使用里程近乎无限,比现在电动车受限于电池充放电物理特性的限制,在400公里以上的车型就显得弥足珍贵,真的是想想让人唏嘘。
第二就是价格,家用紧凑型轿车大十万起步,这还是在减去了国家新能源补贴后的价格,让人感觉妥妥地成为了小白鼠,为国家新能源发展政策买单了,此外,同样的车型,从油车改造成电动车,普遍都要高处五万块多,也就是说花了十几万,买了个同类型六七万的车,想想也是憋屈。
第三个方面就是充电的方便性上,这个也就是续航里程的一种补充,也就是说,不管是家里充电还是外出旅行充电都是让人头疼的,现在小区安装充电装跟物业的扯皮也是劳心劳力,在外办事,时刻有些续航焦虑,同时就算找到了充电装,油车占用自己接口不兼容或者没法充电等问题,都是让人无语的。
最后就是车型选择,现在虽然在新能源积分政策的鼓励和促进下,各大车企都在紧锣密鼓的研发新车型,目前来看都是把小型SUV和紧凑型轿车就行改款,每家顶多有两三款,可谓是杯水车型,可选择性太少了,让很多想兼顾续航里程和外观设计的用户望而却步,实属无奈。
此外,还有车辆的安全配置,车辆使用的稳定性方面,以及车辆保险按照补贴前计算,还有停车场对新能源车牌的识别方面都存在不足,最后希望在绿色新能源的大趋势下,以上的问题随着时间慢慢解决,营造一个绿色无污染的环境。
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否突破技术瓶颈,革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呢?
新能源汽车可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 “弯道超车”战略,跌跌撞撞已经走过近20个年头,2000年进入863计划,2010年开始发布补贴政策,随着产品质量不断升级。2015年至今补贴逐年下降趋势,产品质量也由能用到好用一种变化。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我国已经走在国际前列,造车产业已经是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是电池续航里程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还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完成研究。
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2021-2035未来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战略,三纵: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三横: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2020年底我国全部实行5G网络,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
声明:本文由中文車評論原创发布,内容请勿站外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大力投资,扶持。科技兴国已经是国家战略。对对于新能源汽车国家更是大力支持,不仅是购车补贴,还有对主机厂的技术支持,除厂家自身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也跟国际知名车企联合研发,加持一流大学有新学科,多方支持,多举措资源共享。尽管现在新能源汽车有技术瓶颈,短板,相信很快都会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国产汽车的迅速兴起,一定能能取的跨时代的成绩,传统汽车发展一百多年尚且有一些问题,新能源汽车起步晚,短短几年取得现在的成绩,实属不易,相信一定能突破技术瓶颈。超越传统燃油车。
我们在新能源技术上仍不可乐观!
其一,核心技术缺乏。虽然我国的动力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仍未研制出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仍然缺乏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去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那就只能模仿其他拥有核心技术的强者,无法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其二,专利仍是短板,布局不够全面。在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竞争中,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995-2015年期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总计185537件。汽车强国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占全球总申请量的46%,具有绝对优势。我国紧随其后占比18%。但我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整车控制及附件方面,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方面的专利申请较少,说明中国在关键部件研发方面投入较大,但对整车专利布局较少。根据《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6》数据,我国专利申请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差距明显,短板凸显”的问题,专利申请质量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专利创造与储备严重不足,国内核心专利申请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
尽管国内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取得一定的成果,随着中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度进一步提升,传统汽车巨头及新生代的汽车公司纷纷把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加大在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他们利用整车平台设计的传统优势及长期积累的技术储备,在整车设计、核心零部件方面已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部分领域国内自主品牌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甚至差距逐渐拉大。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进入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加速融合。
对我国来说,这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要继续发力,积累提升自身技术,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大专利布局力度,早日摆脱核心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否突破技术瓶颈,革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问题,从个人主观意识出发我相信大家都是希望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在世界前沿,引领全球的,但客观说的话,我们确实还是有很多需要去学习及进步的地方,短期内仍然是追逐者的姿态,至于未来能否追的上就交给时间吧,但当前确实有以下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去提升,具体如下。
在加州机车辆管理局披露的《2018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中,以“平均跑多远需要一次人工接管”排名,Alphabet旗下Waymo、通用旗下Cruise和Zoox排名前三,中国公司中排名最前的是Pony.ai(小马智行),排名第5,百度排名第7。此外,Uber和苹果分别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所以在专注自动驾驶方面仅管小马智行和百度排名进了前十,但依旧是落后于国外的一些公司,而新能源汽车未来自动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去努力追赶。
芯片领域
大家都知道我国在芯片领域确实受制于人,不仅是手机是如此,汽车也同样如此,目前大多数搭载芯片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用的Mobileye、英伟达的芯片,当然华为也在布局车载芯片及车联网,但目前还是他们更胜一筹。
至于说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我觉得这些产业并不落后于国外,反而像宁德时代这种国际型电池巨头公司还引领全球,所以我认为更多的是一些像芯片、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要求高且研发周期长的地方需求去追赶,当这些地方能超越同行的话就说明我们已经引领全球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35409.html发布于 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