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导-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导思想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能源汽车安全注意事项?
新能源汽车跟传统的燃油汽车对比起来,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大的。虽然新能 源汽车会有很多的优势,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同样有很多的注意事项。
1、避免大电流放电电动车在起步、载人、上坡时,尽量避免猛踩加速,形成瞬间大电流放电。大电 流放电容易导致产生硫酸铅结晶,从而损害电池极板的物理性能。
2、正确掌握充电时间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充电时间,参考平时使用频率及行驶里 程情况,把握充电频次。
3、严禁存放时亏电蓄电池在存放时严禁处于亏电状态,电池使用后没有电及时补充。
电动汽车安全保护策略有哪些?
电动汽车安全保护策略有:
一,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
(1)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表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
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安全方面国家都有哪些规定?哪款新能源车安全性比较好?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保有量越来越大,也催生出很多问题,比如充电问题、电池安全问题,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等等,目前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制度规划等方面,显然是不能和传统燃油车行业,但随着产业的发展,相关的政策在一步步落实。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方面,最新的2018版C-NCAP碰撞测试已经加入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殊规则,除了传统的100%正面碰撞、40%侧面碰撞之外,还加入了电池、电气安全等方面审核标准,这一标准的实施将会倒逼新能源车企采取针对措施,加强产品的安全性。
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普遍忽视的电池回收方面,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也在今年的8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要求了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督促企业建立电池回收的制度。
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度的规范,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随着各方面政策的逐步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会迎来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时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指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kglkp.com/post/43057.html发布于 01-17